泛素化位点鉴定
*此项目适合进行蛋白泛素化位点初步定性,适合蛋白SDS-PAGE和蛋白溶液样本。
泛素化是分子功能强大的调节因子,通常情况下与蛋白的降解有关,也在蛋白分子细胞内定位、DNA损伤反应、突触小泡融合以及免疫和转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。需要降解的蛋白质再通过一系列酶级联反应后被标记上泛素标签。
下面是泛素化蛋白酶体系统(UPS):
- 泛素被标记在底物上,随后发生一系列酶级联反应包括E1(泛素激活酶),E2(泛素结合酶),E3(泛素连接酶);
- E1水解ATP之后形成泛素-腺嘌呤,介导后续反应形成硫酯键,并将泛素(Ub)传递给E2;
- 最后通过一系列反应将泛素(Ub)传递给酶底物,去泛素化酶(DUB)可以去除底物上的泛素标签并循环使用。
泛素的不同链接方式:
蛋白底物可以发生单一泛素化,多单泛素化,同型多聚泛素化和异型多聚泛素化。
- (A) 单一泛素化(Monoubiquitination)and 多单泛素化(multi-monoubiquitination).
- (B) 同型多聚泛素化(Homotypic polyubiquitination).泛素可以相互连接形成链,并连接在任意的其中7个赖氨酸残基上包括 (Lys6, Lys11, Lys27, Lys29, Lys33, Lys48, and Lys63) ,或者 Met1。在多聚泛素化过程中,还会有一些类泛素化的修饰集团参与,例如 SUMO, NEDD8, and ISG15.
- (C) 异型多聚泛素化(Heterotypic polyubiquitination)。在多聚反应过程中,通过在不同的泛素分子上发生不同的连接集团,可以形成一个混合的泛素化序列。每一个泛素上也可以发生几处修饰,产生分支多聚物。
泛素化位点的发现是诸多生物实验的核心,通常来讲赖氨酸残基突变为精氨酸,因为侧链亲质子性因此不能发生泛素化。大多数实验室通过利用经典WB技术和特异性泛素化抗体检测蛋白的泛素化位点,但因为抗体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等限制,质谱技术的发展使发现新的泛素化底物和特异泛素化位点成为可能。
AIMS提供的是高效专业的蛋白乙酰化鉴定服务,有专业的HPLC-MS/MS质谱平台,可以分析各种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样本。
服务流程
- 凝胶或溶液内酶解(depends on type of samples you send us)
- 修饰肽段富集 (optional; depends on the abundance of phosphor-peptide)
- HPLC 分离, 随后进行MS/MS 分析
- 甲基化位点数据分析
服务优势
- 高精度及准确性:能准确确定发生修饰的肽段及其修饰位点。
- 位点覆盖率高(可选):质谱检测前可对泛素化修饰肽段进行富集。
- 多种修饰类型分析:可分析不同种类的聚泛素化类型。
FAQ+
送样准备
报告解读
SUMO化位点修饰